借款合同一旦签订,双方的履约义务就上了法律“紧箍咒”。若借款人未按约还款,出借人首先要做的,是翻出合同找“违约条款”——利息、违约金、逾期占用费等该怎么算,合同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。法律允许的赔偿范围通常包括:未归还本金+合同约定利息(年利率不超过一年期LPR四倍)+实际损失补偿(比如为追债产生的合理交通费、律师费)。
但要注意,别让“息上加息”!如果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高(比如本金50%以上),法院可能根据公平原则调低,最终赔偿金额大概率“打对折”。

借款人突然失联、转移财产?出借人得提前“设防线”:
第一步:先发律师函,低成本施压。很多借款人看到律师函会慌,可能主动联系还钱。不过律师函要找正规律所开,模板网上下载的没法律效力。
第二步:直接起诉+申请财产保全。法院受理后,出借人可申请冻结对方银行卡、查封房产——这招能让借款人“被动还钱”,毕竟卡被冻连吃饭都成问题。起诉时别犹豫,超诉讼时效(3年)的钱,法院直接不保护!